红海局势正在影响国际价格曲线,触发新的不确定性。
19日全球第二大集装箱船队丹麦马士基表示,由于安全局势高度紧张,原定驶经红海的船只将改道绕行好望角。至此全球五大集装箱航运公司中,已有马士基、赫伯罗特、达飞轮船、地中海航运等四家宣布暂停红海航行;此外,中远海运、东方海外、长荣海运、ONE也已口头通知红海航线暂停收货。
苏伊士运河是亚洲、欧洲和非洲的主要航运通道,极具战略意义,尤其是曼德海峡—红海—苏伊士运河,作为连接亚、非、欧三洲的交通要塞,是世界上最繁忙航线之一,其航运通行状况直接影响国际产业链的稳定性和通畅度。
巴以冲突背景下,也门胡塞武装扰袭曼德海峡的商船,导致这一世界最繁忙的航线面临极大安全威胁。若远东—西北欧航线和远东—地中海航线被迫绕行好望角,那么海上行驶距离将分别增加3200海里和6400海里,运距分别增加29.1%和80%,航行时间分别增加10天和19天。
而由于四大公司的运力占比超过全球总运力的50%,若长期全部绕航将造成运力供给收缩10%,从而放大市场运力缺口等。受此影响,国际航运价格连续四周大涨,集运指数(欧线)主力合约涨幅约13%,报1095.1点。同时,这也推高了国际原油和天然气价格,原油价格徘徊在75美元/桶附近,欧洲基准天然气价格更是上涨了13%。
国际运价和能源价格的上涨,短期内将会搅动欧美刚刚有所舒缓的通胀,抬高消费成本,给美欧央行推动货币政策调整带来相对复杂的市场噪声。因为一旦通胀出现了暂时性反弹,美欧央行将不得不考虑如何应对通胀反弹所带来的压力,降息等政策将会被推迟,而美欧央行决策的任何细微变化,都将传导到国际金融市场,增加全球风险资产的波动风险。
同时,红海局势对全球供应链也将产生直接影响。相对于在签约前就锁定运价的特种船运输等,集装箱运价是随行入市,其运价上涨直接影响的是产业供应链的变动,且对时间敏感型与价格敏感型群体都将产生不利影响,这将直接影响产业供应链的稳定性,考验贸易商的库存管理能力和短期的资源配置能力等。毕竟,对于许多重构重塑的供应链,如何消化吸收运价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等,最终取决于其在产业链上提供的经济增加值,附加值越高,抗运价上涨能力就越大。
具体到中国,当前中国的贸易结构已发生明显变化,东盟、中东、非洲、欧洲等在中国出口中的占比日益提升,且由于全球美元荒等缘由,中国与这些地区贸易通过人民币进行贸易融资的比重越来越高,同时这些地方的贸易偏好具有较强的价格敏感型。
这意味着这一地区贸易伙伴的风险御寒能力相对较弱,运价大幅上涨不仅会增加贸易伙伴的风险,也不可避免会放大人民币贸易融资的风险敞口。这方面必须引起重视,相关部门需要做好风险压力测试和排查等准备。
当然,红海局势给全球经济带来的冲击,并非不可控。首先,随着联合海上护航力量的扩展和加强,护航的安全边际成本逐渐向绕航的运力边际增长成本靠拢,苏伊士运河的通航安全将获得有效提升,商船遇袭风险的防护将逐渐具有操作上的可控性,尤其是当下埃及和沙特等基于自利诉求,为苏伊士运河的商船护航提供更多便利,商船的护航成本将可获得有效减低。
其次,各方对苏伊士运河即便运营中断,也是一个贸易成本概念,不会阻断亚洲、欧洲和非洲的海上贸易。历史上苏伊士运河有六次运营中断,更多是增加了贸易成本。因此也门胡塞武装的扰袭大致不会让苏伊士运河失控。
世上风波恶,胸中矛盾无。红海冲突警示,规则和秩序是经济全球化正常运行的必需品,冲突与战争是国际经贸活动的最大障碍。随着中国利益布局日益全球化,如何保护中国在海外的利益,将是一堂必修课。为此,面对红海冲突,中国需积极做好各种风险缓释政策,管控好可能暴露的敞口风险,降低不必要的损失。